第一百七十五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-《大明福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见到这群古人瞬间哑然,方世玉笑了起来,看样子是无话可说了。
    所谓是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
    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就要乘胜追击!
    直接用最犀利的言辞,彻底击垮这群古人心里最后一道防线!
    方世玉一边笑着,一边指着自己画的图。
    “显而易见,最基层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,一个人生下来,首先要做的,那就是让自己活下去,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求!”
    “所以有人为了一口吃的,就算明知九死一生,也要拼上一拼!”
    “所以只有当填饱了肚子,人才会思考,自己的言行举止,所作所为,会不会违法,会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!”
    “大明的那些底层官员更是如此,当俸禄发下来的时候,他们首先想的,肯定是自己要拿多少才不会被饿死!”
    “当他们填饱了自己的肚子后,才会发现,剩下的已经完全不足以支出办公经费了,也没办法完成朝廷的考核了!”
    “也就是这个时候,他们才会思考,自己的脑袋安不安全!”
    方世玉抬了一下手,继续说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很明显,在大明当官,跟在大明当武将,所需要的风向是一样的,那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。”
    “因此当第一个需求被满足后,人们才会考虑第二个需求,也就是自身的安全问题。”
    “因此完成朝廷的考核,保住自己的脑袋,也就成了多数人的选择。”
    “可完成朝廷的考核,显然是困难的,因为经费不足啊!”
    “没办法,那就只能想想别的办法了,这个办法就是贪污,现在,你们明白了吗?”
    方世玉认真严肃的看着这群古人,缓缓问到。
    但方世玉越是严肃认真,朱元璋跟李善长这两个制定政策的人,就越觉得不舒服。
    这小兔崽子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,可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。
    虽然没有点名,但这跟点名也没啥区别了啊!
    尤其是这小兔崽子,一脸认真的样子,仿佛在讥讽制定政策的人时不时脑子被门挤了一样!
    特么的!
    气死了!
    想揍他,又没啥理由!
    朱元璋一边生着闷气,一边扭头看着朱棣!
    朱棣作为一个吃瓜群众,此时正吃的兴高采烈!
    眼见老爹的目光又落到了自己身上,顿时浑身一颤!
    驰骋沙场多年的朱棣,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,正在朝他慢慢靠近!
    不好!
    要出事!
    看着皇帝对朱棣的眼神,李善长也不由得恍惚了一下!
    哎!
    也不知道为啥,老夫突然开始想念自己的儿子了!
    ......
    韩国公府!
    大厅!
    “阿嚏!”
    “咋回事?我感染风寒了吗?”
    小李揉着被老爹踹到如今依旧生疼的屁股,突然菊花一紧,使劲甩了甩头,再次认真的擦拭起供桌上两块压根就没灰尘的丹书铁券来。
    这可是荣耀的象征!
    咱老李家的招牌!
    老爹最近有点懈怠了!
    好些日子都没来供奉过了!
    俺这当儿子的只能代劳了!
    不行!
    等老爹回来,俺一定要提醒他一下!
    俺这么认真、仔细,老爹肯定会很欣慰的,也不用担心咱老李家后继无人了。
    小李越想越是开心,越开心擦的就越认真!
    ......
    “方公子,我仍有一事,想不明白!”
    “还望方公子不吝赐教!”
    就在众人各有所思的时候,刘伯温突然开口说到。
    件刘伯温开口,一脸郁闷憋屈的朱元璋跟老李,顿时眼前一亮。
    这把应该稳了吧?
    众人自己都没发现,不知不觉中,刘伯温对方世玉,他们早已从一开始信心十足,变成了现在的半信半疑。
    “见外了不是?有话直说就行了!”
    方世玉点了点头。
    老刘进步神速啊,虽然还是有点刺头的感觉,但跟之前比起来,礼貌多了!
    刚认识老刘的时候,这货那可是始终端着,总想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,鹤立鸡群似的!
    搞得好像他就是大明第一智囊似的!
   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刘伯温呢!
    现在这态度,真不错啊!
    进步很大!
    继续努力!
    “方公子,你刚才讲解自我实现这跟需求的时候,列举的例子,让老夫那是心血澎湃啊!”
    “不管是霍去病!还是岳飞!以及那些为了心中道义,牺牲生命的所有人,都称得上是我华夏好儿郎的榜样!”
    “方公子口中的为天地立心!为生民立命!为往圣继绝学!为万世开太平!更是读书人一生的最大追求!”
    “可是大明的这些读书人,为何在方公子口中,却变成了苟且偷生之辈?”
    “为了活下去,就连道义都不要了?”
    第(1/3)页